返回第二百三十六章 平顶山中排纷争 六(2 / 3)  风云中州首页

护眼 关灯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

的招数变得迟缓起来,以为取胜之机来了。肚里哼哼一笑,使一招飞鸿现爪,两手分上下,如两只钢爪,分别抓向温仁厚的上路和中路。

    萧爻一直留意着徐如松的招数,数招一过,见徐如松的武功果然与自己先前所说的一般无二。徐如松使出的有两类武功。一类为拳法,一类为鹰爪功。

    萧爻心道“徐前辈是将北拳与岭南的鹰爪功杂糅起来运使。每次出招,都着意去抓对方的肩头。只攻其一点,这门功夫就变得更为凌厉狠辣了。”

    忽然间,天机洞开。又想“我学会了七八项武功。可各类武功相混相杂,成了多而不精,没有一门武功是主流。每次与人过招时,都成了临机而动,临场了挥。虽然使得顺手,却因为少了一门主要功夫,导致门门功夫都是主流,落得主次不分。难怪我每次与人交手,对方赢不了我,我也很难取胜。”

    萧爻临场观战,却从中悟到了一些攻敌致胜的基本原理。是以前从来没窥破过的,又凝神看去,领悟着武学之道。

    温仁厚剑法一变,使了一招剑雄万敌,剑法陡然又变得英姿飒爽。唰唰唰唰,向徐如松连刺四剑,一剑紧似一剑,竟是毫不容情的招数。

    陆成英见到温仁厚的这招剑法之后。评论道“好剑法须得这么使,刚劲利爽,那才像个样子。软绵绵的,可就不像话了。”

    徐如松吃了一惊。见势不对,慌忙收手,向后退了五步,总算他轻功不错,退得极快,才保住了双手双脚。

    陆详接道“原来温兄弟的剑法之中,竟有如此干脆利落的剑法。这一招要是攻向我,我不见得就能避过。嗯,我以前说他是百无一用的书生,这话可有些不大对了。”陆详与陆成英自顾自的说话,旁人都惊异地看着温仁厚的剑招,对他兄弟二人,却并不十分留意。

    徐如松见温仁厚的剑法忽然变得如此迅疾,大出所料,实又摸不着半点头脑。

    徐如松停止了进攻。心道“我以往见过的剑法也不少,但那许放多的剑法,一路剑法便只有一种风格。或是庄严肃穆,气势恢弘,如少林派的伏魔剑法;或是飘逸灵动,精妙小巧,如峨眉派的剑法;或是清健挺拔,奇峰凸凹,如武当剑法。却从未见过一路剑法当中,夹杂着多种风格。”

    徐如松与温仁厚斗到这时,已隐约察觉到了温仁厚所使的松风剑法的意象。时而透着儒者的书生意气,仿佛有一饱读的隐士,吟啸于山林月下。时而流露出吞吐风云的英豪之姿,又如是一位绝世高手,于松溪清泉之畔酣然舞剑。

    徐如松暗暗觉得,温仁厚所使的这路剑法,风格多变。名为剑法,却又脱离了以往的剑法所固有的窠臼。其奇崛诡变之处,当真是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。

    温仁厚跟着便使出一招笔扫千军。剑法的风格忽然又是一变,众人都看得出来,这招笔扫千军,气势上已不如先前一招剑雄万敌。

    温仁厚所使的这路松风剑法,原是武当派的铁琴道人创立的。铁琴道人与当世的一位隐逸儒士陈继儒先生乃是一对韵友,铁琴道人是武学宗匠,陈继儒却是当世大儒,饱读诗书,却无入朝作官之想,寄情林泉之下,纵傲于山水之间。

    铁琴道人的性格内敛深藏,两人相识之初,便相谈甚恰,十分投机。

    陈继儒专于儒学,铁琴专攻道学。但两人在这两门学问上的见解却很接近。故尔虽然两人一为儒士,一为武师。却因性格合得来,而同为儒学道学的爱好者,而成了一对韵友。

    十五年前,铁琴道人应陈继儒之邀,前往华山落雁峰讲论儒道两家的学问。在会晤之前,两人对儒道二门的钻研已颇有小成。

    在学问上,每个人的领悟是不一样的。两人隔了许多时段没见过面,因此上,已有了见解上的分歧。两人谈论了近两个月,仍然没能将分歧除掉。然而两人均是方外之士,隐逸久矣。人虽在尘世,心却已离得甚远。境界之高,当真非常人所能料想得到。

    两人虽在见解上有了分歧,却又能彼此查照,互补共勉,能求同更能存异。

    两人在华山落雁峰谈论了近两个多月,分别之际。铁琴道人舞剑,陈继儒先生以歌和之,以此来纪念这场会晤,更纪念他们深厚的友谊。

    铁琴道人回到武当山之后,思及往事,将当时所挥舞出来的剑招,一一回想起来,整合成一套剑法,取名为松风剑法。

    整套松风剑法,除了第一招苍松迎客之外。其余的剑舞松山、白云出岫、松下小酌、把酒问天、步月举杯、英雄论剑、学士谈禅、剑雄万敌、笔扫千军到最后一招樵歌洗俗。每一招中都包含着一个情景,却是两人在华山落雁峰下谈论学问时的情状。

    陈继儒先生离去之后,将所谈论的儒道之学,整理编撰,加以润色。而编成了一本小品文,名字叫作小窗幽记。其文清健之中,不乏奇秀佳句,辞采斐然,多用短句,读来朗朗上口,成为传世经典。

    这路松风剑法,因友谊而产生,所有的剑招中,摒绝了以往剑法中的杀伐之气。取而代之的是朋友之间互补共勉,真挚而纯粹的深情厚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